從「五四」對德先生的追求論當代中國的民主發展

DSpace/Manakin Repository

從「五四」對德先生的追求論當代中國的民主發展

Show simple item record

dc.contributor.author 高, 永光
dc.date.accessioned 2009-03-11T08:17:20Z
dc.date.available 2009-03-11T08:17:20Z
dc.date.issued 1999-06
dc.identifier.isbn 9570247479
dc.identifier.isbn 9570247460
dc.identifier.uri http://hdl.handle.net/123456789/150
dc.description.abstract 「德先生」與「賽先生J 是五四運動時兩個最響亮的口號, r 德先生」是 對「民主」的追求, r 賽先生」是對「科學」的追求。「五四」運動從單純地 對帝國主義的不滿,以及對當時政府主事者無能的示威、抗議運動,演變成當 代中國的新文化運動。從代表民主與科學的「德」、「賽」兩位先生的口號, 就可以看出近代中國政治社會問題的癥結。同時,也指出了近代中國努力的兩 個目標。 民主與科學這兩個目標,比較之下,科學的目標是比較沒有爭議的,科學 主義的定義,或者在科學與人生,科學與哲學,甚至於科學與政治間的關係, 當然有很多爭論的空間。l 但是,從技術層面來看,若只涉及物質條件的改善,科學的發展,爭議不大,不會出現有法西斯主義的科學,社會主義的科 學,或者有自由主義的科學,彼此各說各話,講的是不同的東西。 但是, I 民主」的定義是什麼? 應該有的內涵是什麼?社會民主、經濟民 主、政治民主有什麼差異?社會主義民主、自由主義民主究竟是不是截然不 同,沒有交集的兩回事,則爭議不休。即使是在同一種意識形態之下,涉及民 主政治運作的政治制度,也有各式各樣,這種和那種的爭議。 因此, I 五四」所追求的兩個目標:民主與科學,科學部分大體上從民初 以來,不論政局如何演變,始終是中國現代化大家所認可的目標;但是, I 民 主」卻正好相反,表面上,它在「五四」運動的運動時期,是喧騰一時的口 號,但隨即被「國強」的考慮所取代,雖然隨著政局的轉變, I 五四J 以來對 「德先生J 的追求,自民國8年以後,仍然一再地被提及、強調,不過在事實上 卻沒有實質的推動,尤其是1949年兩岸分治前。 不過,在兩岸分治之後, 彼此對於「五四」仍然強調,當然有不同的用 心。有趣的是,兩岸對於民主的探索,卻都在最近十年呈現出蓬勃氣氛,也各 自展現了不同的成果。今年是民國88年,西元1999 '就在20世紀的最後一年, 當代中國,在世紀初所發生的這一世紀裡影響最鉅大的五四運動中所追求的民 主,似乎展現出實現的可能,特別是在「五四」運動80周年的今天,當然值得 分析探討。 因此,本文先針對五四所追求的民主,做一扼要的本質上的探討,其次分 別討論台灣及大陸在近十年來各自摸索的民主道路,最後則討論兩岸民主發展 的前景以及是否彼此有可借鏡之處。 en
dc.description.provenance Submitted by Junwei Huang (jiunnwei@gmail.com) on 2009-03-11T08:17:20Z No. of bitstreams: 1 b1-2.pdf: 6807014 bytes, checksum: 32d5af176e754dae66437aa953ac815d (MD5) en
dc.description.provenance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09-03-11T08:17:20Z (GMT). No. of bitstreams: 1 b1-2.pdf: 6807014 bytes, checksum: 32d5af176e754dae66437aa953ac815d (MD5) Previous issue date: 1999-06 en
dc.language.iso zh en
dc.publisher 政大文學院 en
dc.title 從「五四」對德先生的追求論當代中國的民主發展 en
dc.type Article en

Files in this item

Files Size Format View
b1-2.pdf 6.807Mb application/pdf View/Open

This item appears in the following Collection(s)

Show simple item reco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