殖民地時期日人眼中的清代臺灣文學
Title: | 殖民地時期日人眼中的清代臺灣文學 |
Author: | 黃, 美娥; 黃, 美娥 |
Abstract: | 1 89 5 年,日本取得台灣這個殖民地,面對新鮮而間生的「異地J 日 人有其特殊的「看待」方式,也衍生了各式的殖民論述。以文學為例,在 帝國之眼的凝視下,歷來最為人熟悉的便是1 9 41 年5 月,任職台北帝國大 學文政學部的島田謹二發表於{文藝台灣) 2 卷2 號上的(台灣仿文學的過 現未〉一文,文中雖然承認台灣的文學與日本內地的文學有異,但被視為 「外地文學」的台灣文學,在島田筆下是作為「日本文學的一翼」而存在 的。島田明確「收編」台灣文學於日本文學中的舉動,日後也激化了1 9 4 2 年至1 9 4 3 年間黃得時有意建構台灣文學主體性格所進行的文學史書寫,此 E!D 一連串刊登於〈台灣文學}上的( I挽近刃台灣文學運動史〉、(台灣文 學史序說〉、(台灣文學史(二) )等文l 。不過,日人將台灣文學納入日本文學一環的說法,難道遲至1940 年代才浮現檯面嗎?目前,雖有論者注 意到1935 年以後,日人曾經出現若干帶有整理與書寫艾學史意味的評論, 有利統治者及在台日人作家文學史意識的形成;且也發現島田有關「外地 文學」史觀的阻釀成形,可以追溯到1935 年至1938 年間2 。但實際上,筆 者發現早在明治時期,就已有日人將台灣文學視為日本文學的一環,倡言 「文壇的地方分權」論,以為台灣文學可替日本文學增添勢力, 進而貢獻 世界文運3 甚至也有直接提出「殖民地文學」的說法4 。由此看來,有關日 人建構台灣文學為日本文學一翼的系譜歷程,實有從頭追溯之必要。 另外,在探索殖民地時期日人對於台灣文學的評價與定位時, 一般的 研究視角,在時間上多侷限於「戰爭期J 在對象上,則以「新文學」為 主,未見針對日人所論明鄭到清代台灣古典文學的看法進行探究,有鑑於 此,本文擬以日人眼中的「清代台灣文學」為觀察範園,就此議題加以說 明。再者,清國原是台灣的宗主國,今既已成為日本的戰敗園,則整理、 評論清代的台灣文學成果,對於日人而言,更隱藏著種族競爭與文化較勁 的張力關係,愈加耐人玩味,這也是本文於此著眼的原因之一。 |
URI: | http://hdl.handle.net/123456789/160 |
Date: | 2003 |
Files in this item
Files | Size | Format | View |
---|---|---|---|
a5-1.pdf | 8.324Mb | application/pdf |
View/ |
The following license fil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:
This item appears in the following Collection(s)
-
5.第五屆中國近代文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
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【鄭成功、劉銘傳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