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中的劉銘傳—以櫟社徵詩(1912)作品為討論範圍

DSpace/Manakin Repository

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中的劉銘傳—以櫟社徵詩(1912)作品為討論範圍

Show full item record

Title: 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中的劉銘傳—以櫟社徵詩(1912)作品為討論範圍
Author: 廖, 振富
Abstract: 劉銘傳( 183 6'"'-' 1896 ) 與台灣關係至為密切,從1884 年中法戰爭受命 督辦台灣軍務,擊退法軍,到1885 年台灣正式建省後擔任首任巡撫,任內 大興洋務,建樹頗多,是帶領台灣邁向近代化的先驅人物,最後卻因故請 辭離台,事在1891 年。清光緒二十年( 1894 )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,清廷擬 再度起用劉銘傳辦理海防,被他婉辭,次年五月,日本打敗中國,清廷被 迫簽訂馬關條約,將台灣割讓給日本,次年元月劉銘傳病逝故鄉,得年僅 五十九歲。 日治時期的台灣古典詩,有相當多以劉銘傳為描寫對象的作品,反映 出當時知識分子對劉氏的看法。其中筆者發現有兩次分別以〈追懷劉壯 肅〉、(劉銘fW- )為題的公開徵詩活動,此二題目前留下百餘首長短不一 的作品。前者在1912 年由當時最負盛名的詩社「樑社」主辦,是該社為慶 祝成立卡週年而舉行大型詩會,會前公開徵詩的兩個詩題之一(另一詩題 為〈笨混進香詞) )。後者則是1922 年由台灣留日學生創辦的文化啟蒙刊 物{台灣〉雜誌主辦,是該誌辦理第一期公開徵詩的題目,共刊出作品七律廿三首。l 在這兩次活動中,樑社徵詩作品不論是作品的質量或內涵與形式的多 樣性,都遠優於〈台灣〉雜誌的徵詩作品2 因此,本文將探討範圍集中在 樑社徵詩的九十首作品。
URI: http://hdl.handle.net/123456789/161
Date: 2003

Files in this item

Files Size Format View
a5-2.pdf 12.49Mb application/pdf View/Open
a5-2.pdf 12.49Mb application/pdf View/Open

The following license fil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:

This item appears in the following Collection(s)

Show full item reco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