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隋以前南北文學的差別、融合與辭賦的形成、發展
Title: | 論隋以前南北文學的差別、融合與辭賦的形成、發展 |
Author: | 馬, 積高 |
Abstract: | 中國自有史以來就是一個幅員比較廣大的多民族國家,各地的 民情風俗不同,經濟、文化的發展不平衡,政治上雖統一的時期最 長,有時亦處於分裂割據或半割據的狀態,因而文學也呈現出某種 地域性的差別,前人早就注意到這種現象, (詩經〉中十五國風的 區分即略存此意。但漢魏以前,人們所注意的只在反映各地土風的 歌詩,而且似乎偏重在與歌詞相連的音樂上l 。至東晉以後,才有人 談論南北學風的差別2 ' 唐初魏徵等修《陪書〉和李延壽撰〈北史) ,才對南北朝文風的不同作了下述的概括: 江左宮商發越,貴乎i青綺;河朔詞義清剛,重乎氣質。氣質 則理勝其詞,清綺則文過其意;理勝者使於實用,文華者宜 乎詠歌;此其南北詞人得失之大較也。 |
URI: | http://hdl.handle.net/123456789/61 |
Date: | 1996-12 |
Files in this item
Files | Size | Format | View |
---|---|---|---|
B3-20.pdf | 5.280Mb | application/pdf |
View/ |
The following license fil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