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九五〇年代臺灣的五四論述: 以《自由中國》為中心

DSpace/Manakin Repository

一九五〇年代臺灣的五四論述: 以《自由中國》為中心

Show simple item record

dc.contributor.author 薛, 化元
dc.date.accessioned 2009-07-08T03:08:15Z
dc.date.available 2009-07-08T03:08:15Z
dc.date.issued 2005
dc.identifier.isbn 986-00-3560-1
dc.identifier.uri http://hdl.handle.net/clair/206
dc.description.abstract 有關五四的論述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個龐大而複雜的課題,她對於台灣 而言,也同樣有其複雜爭議的一面 。因此要探討五四,不能不對其歷史背景有 一定的瞭解,雖然「中國的五四意識」與「台灣的五四意識」之間已有很大的 落差,但是從歷史的本源當中思考歷史,仍然是必要的途徑 。五四複雜的程度可以舉兩個研究五四的事例作為說明。普受公認的周策縱 名著 {五四運動史(上刀,雖然早在1959 年定稿, 1960 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 版,但直至1980 年才在台灣局部出版, 1989 年才有較完整的譯本出版 。至於在 中國方面的情況就更加困難了,這是政治干預影響學術研究出版所造成的複雜 實況 。 1 男一方面,本書逾四十年來一直沒有為本應屬於思想、文化的下冊部分出 版,而這四十餘年來有關五四思想文化的論著早已累積甚多,不過卻再也沒有 一部完整且如《五四運動史(上))般備受肯定的五四思想史 。可知五四連動事 件史的部分雖然複雜,但是要完整深入且客觀的評估「五四思想 、文化」的部分, 恐怕更為不易 。此外,經常以五四為題參與學術討論,鼓吹五四精神的著名史家余英時更說:r 因為五四的思想世界由許多變動的心靈社群所構成。於是,不 僅有許多不斷變動叉經常彼此衝突的五四方案,而且每一個方案也有不同的版 本。或許,對於五四所能作的最安全的概括論斷,勢必從多重面向性與多重方 向性的角度來了解五四。 J 2 這一段話可視為研究五四者的自我對話。然而,五 四的歷史與現實的對話卻仍不斷在發生當中。 en
dc.description.provenance Submitted by Junwei Huang (jiunnwei@gmail.com) on 2009-07-08T03:08:15Z No. of bitstreams: 1 a6-5.pdf: 9289630 bytes, checksum: 44e78daf95a397518ad07366af06892f (MD5) en
dc.description.provenance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09-07-08T03:08:15Z (GMT). No. of bitstreams: 1 a6-5.pdf: 9289630 bytes, checksum: 44e78daf95a397518ad07366af06892f (MD5) Previous issue date: 2005 en
dc.language.iso zh en
dc.publisher 政大文學院 en
dc.relation.ispartofseries 中國近代文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;6
dc.subject 五四 en
dc.subject 自由中國 en
dc.title 一九五〇年代臺灣的五四論述: 以《自由中國》為中心 en
dc.type Article en

Files in this item

Files Size Format View
a6-5.pdf 9.289Mb application/pdf View/Open

This item appears in the following Collection(s)

Show simple item reco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