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江文通〈恨賦〉與〈別賦〉的命題與謀篇
Title: | 論江文通〈恨賦〉與〈別賦〉的命題與謀篇 |
Author: | 呂, 凱 |
Abstract: | 人生就生命而論, 不管他是什麼時代的人,什麼地方的人,什麼身 分地位的人,在心理上,多少都會存著不死或長生的期望。很不幸的是 人想盡了很多的方法,發明了很多藥物,在科學發達的今天,竟無法使 人長生不死。當然,生死是自然的,因此道家以囑子為壽,彭祖為夭, 以齊死生或死生為一,試圖脫離死亡的恐懼和不幸,那種用心是良苦 的,也是很深刻的。但是王羲之說r 況倩短隨化,終期於盡,古人 云:死生亦大矣,豈不痛哉! 每攬苦人興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嘗不臨 文暖悼,不能喻之於懷,固知一死生為虛誕,齊彭囑為妄作o J 1 由 王氏之言,再衡以人情,可知死生大事, 是很傷痛的,而不是齊彭揚、 一死生就能使人脫離死亡的悲哀的。在死亡的悲哀之下,如果能得其天 年而死,也就罷了。假如不能得其天年而死,或是志猶未酬,心有未 了,而竟飲恨而死,那死的就更悲哀、更不甘心了。人生就生活而言, 不論古令中外,不論富貴貧賤,沒有不希求圓滿歡聚的,很可惰的是人 生聚散無常,有相聚之快,就有離別之苦,所以屈原說r 悲莫悲兮生 |
URI: | http://hdl.handle.net/123456789/50 |
Date: | 1996-12 |
Files in this item
Files | Size | Format | View |
---|---|---|---|
B3-9.pdf | 6.305Mb | application/pdf |
View/ |
The following license fil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