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.contributor.author |
胡, 萬川 |
|
dc.date.accessioned |
2009-07-08T03:01:12Z |
|
dc.date.available |
2009-07-08T03:01:12Z |
|
dc.date.issued |
2005 |
|
dc.identifier.isbn |
986-00-3560-1 |
|
dc.identifier.uri |
http://hdl.handle.net/clair/203 |
|
dc.description.abstract |
從 1920 年前後直到 1930 年代,在北洋政府時期的中國和日本統治下的台
灣,分別興起了民間文學的采集、整理運動,當時的中國,正是五四運動前後,
批判舊傳統,建立新文化的思潮風起雲湧'思想文化界的主流論述,是破除老
舊僵化的舊傳統,迎接新思潮,建設新文化。然而民間文學的內涵,不論是歌
謠或神話、傳說、民間故事,都不是什麼「新」的東西,不論怎麼講,都和當
時知識份子心目中的「新文化」沒什麼關係。因為當時知識份子心目中代表新
文化的新生事物的,主要是指來自歐美(有時也包括日本)的德先生(民主)
及賽先生(科學)。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中,幾乎就在新文化運動的同一
時期,民間文學連動在中國也如火如荼的展開,並且影響遍及大部分地區,而
當初發起這一民間文學運動的代表人物,同時就是當時被認為也是新文化運動
的重要人物。
由新文化連動的代表人物,發起采集「舊文化」的民間歌謠與傳說,聽起
來似乎有點矛盾。然而這叉是一個事實,因此無論如何,光憑這一點·20-30 年
代的中國民間文學運動,就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. |
en |
dc.description.provenance |
Submitted by Junwei Huang (jiunnwei@gmail.com) on 2009-07-08T03:01:12Z
No. of bitstreams: 1
a6-2.pdf: 7640075 bytes, checksum: 5c11630706ffc7451e0e0d1a1a506f26 (MD5) |
en |
dc.description.provenance |
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09-07-08T03:01:12Z (GMT). No. of bitstreams: 1
a6-2.pdf: 7640075 bytes, checksum: 5c11630706ffc7451e0e0d1a1a506f26 (MD5)
Previous issue date: 2005 |
en |
dc.language.iso |
zh |
en |
dc.publisher |
政大文學院 |
en |
dc.relation.ispartofseries |
中國近代文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;6 |
|
dc.subject |
中國文學運動 |
en |
dc.subject |
台灣文學運動 |
en |
dc.subject |
民間文學 |
en |
dc.title |
反思與認同 —1920-30年代中國與臺灣民間文學運動的異同 |
en |
dc.type |
Article |
en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