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末明初水滸評論中的「施耐庵」及其意義

DSpace/Manakin Repository

清末明初水滸評論中的「施耐庵」及其意義

Show full item record

Title: 清末明初水滸評論中的「施耐庵」及其意義
Author: 周, 家嵐
Abstract: 〈水滸傳〉並非出自一時一地一人之手,是目前多數水滸研究者同意 的論點,儘管「施耐膺」與「羅貫中」的真實身份仍為許多研究者關注 但學界也多同意他們應該是「流傳者」或「出版者」、「改定者 J而不 可能是「原創者 J。明中葉以降關於〈水滸傳〉原作者/編者的文獻記載 頗有出入,然在金聖嘆腰斬本〈水滸傳〉出現之前,討論 到〈水滸傳〉原作者問題的重要文獻,實皆已囊括在內。由上表可知,當 時關於〈水滸傳〉的原作者/編者身份,有「施作羅編/施羅合著」、「羅 編/著」、「施編」、「施作羅續」等不同說法,顯見〈水滸傳〉的原作者 /編者是誰,在明清尚無定論,或者可說,這些都只是士大夫之間的傳聞, 論者也不一定認真做過考察。然而,這種關於〈水滸傳〉原作者/編者說法 分歧的現象,到了清末民初卻有了很大的轉變,也就是,由金聖嘆提出的 「施作羅續說」忽然變成水滸評論者間的定論,此一轉變的背後,實有許 多耐人尋味之處,而「施作羅續」說在當時的盛行,更牽動了時人對〈水 滸傳〉文本的詮釋與評價。本文首先討論清末民初水滸評論者對〈水滸傳〉 作者的看法,發現時人多承襲金聖嘆的「施作羅續說 J'認為施耐膺為〈水 滸傳〉的原作者,其次,探討時人關注到哪些與施耐膺相關的議題,最後, 指出施耐鷹在清末民初的符號化傾向及意義。
URI: http://hdl.handle.net/clair/211
Date: 2003

Files in this item

Files Size Format View
C4-2.pdf 8.109Mb application/pdf View/Open

The following license fil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:

This item appears in the following Collection(s)

Show full item reco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