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念與境遇:論朱熹的倫理思想

DSpace/Manakin Repository

理念與境遇:論朱熹的倫理思想

Show full item record

Title: 理念與境遇:論朱熹的倫理思想
Author: 楊, 國榮
Abstract: 討論朱熹的倫理思想,首先不能不涉及「理欲之辯」。在朱熹那 裹,理既是所以然之故,叉是所當然之則,理欲之辯中的理,更多地 是指「當然之則J .而所謂當然之則,則真有規範'包括道德規範的 意義。朱熹首先強調了理的普遍性. r 夫天下之事,莫不有理,為君 臣者有君臣之理,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,為夫婦、為兄弟、為朋友, 以致于出入起居,應接事物之際,亦莫不各有理焉。J ( (甲寅行宮 便殿奏創二).(朱文公文集〉卷十四)質言之,理制約著一切人倫關 係。作為普遍的規範,理真有超越一切經驗現象的特點: r 未有這事, 先有這理。如未有君臣,已先有君臣之理,未有父子,已先有父子之理。J ( (朱子語類〉卷九十五)應當指出的是,這裹的「先J ·主要 不是時間上的先,而是側重於邏輯的關係r 君臣」、「父子」作為事, 是經驗領域的物件,從邏輯上看,在具體的君臣、父子出現以前,作 為倫理規範的君臣、父子之理已經存在;普遍規範並不因倫理關係中 的具體物件的有無而有無。這種邏輯意義上的普遍性,是抽去了經驗 內容之後的形式化普遍性。
URI: http://hdl.handle.net/123456789/134
Date: 2001

Files in this item

Files Size Format View
b2-9.pdf 2.501Mb application/pdf View/Open

The following license fil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:

This item appears in the following Collection(s)

Show full item reco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