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學研究中的概念分析之路—陳大齊先生的古典儒學研究評析
Title: | 儒學研究中的概念分析之路—陳大齊先生的古典儒學研究評析 |
Author: | 沈, 清松 |
Abstract: | 陳大齊先生所採取的概念分析研究法,是他在當代儒學研究中的最大 特色,也是其貢獻所在。相反於有些學者對於中國哲學缺乏分析性的論 斷,概念分析的研究法在中國哲學研究傳統中有其依據。且不提自先秦諸 子以降的中國哲學著作中,皆有不少有關定義和論證的文本,單就專門性 的著作而言,像陳淳的《北溪字義〉與戴東原的《孟子字義疏證} ,都是 選擇一些儒學重要概念並加以分析之作。 陳淳的《北溪字義〉選擇了「命」、「性」、「心」、「情」、「才」、 「志」、「意」、「仁義理智信」、「忠、恕」、「忠信」、「一貫」、「誠」、 「敬」、「道」、「理」、「德」、「太極」、「皇極」、「中和」、「中 庸」、「禮樂」、「經權」、「義利」、「鬼神」等概念。其所處理的概念大體上都是宋代儒學中的重要概念,尤其是以朱熹之學為主,並兼及二 程與張載。不過,陳淳的書中並未詳細區分主要概念和次要概念,也未提 供其選擇概念的標準'因此在概念的處理上,略顯蕪雜。至於清代戴震的 ?孟子字義疏證} ,則是以孟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,諸如「理」、「問t "fí J ' r 才」、「道J ' r 仁義理智J ' r 誠J ' r 權」等詳加品, 選擇雖較為精審,但也同樣未給出標準。 |
URI: | http://hdl.handle.net/123456789/86 |
Date: | 2001-05 |
Files in this item
Files | Size | Format | View |
---|---|---|---|
a4-3.pdf | 6.339Mb | application/pdf |
View/ |
The following license fil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:
This item appears in the following Collection(s)
-
4.第四屆中國近代文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
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【陳百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