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.contributor.author |
陳, 逢源 |
|
dc.date.accessioned |
2009-02-22T06:42:54Z |
|
dc.date.available |
2009-02-22T06:42:54Z |
|
dc.date.issued |
2001-05 |
|
dc.identifier.uri |
http://hdl.handle.net/123456789/88 |
|
dc.description.abstract |
陳大齊(1 887-1983) ,字百年,漸江海鹽縣人。清光緒十三年(西
元一八八七年)生。六歲入私塾讀書,深受傳統啟蒙教育影響。十七歲東
渡日本,繼入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哲學門,鑽研心理學,並以理則學、社會
學作為輔科。畢業返國,出任漸江高等學校校長,先後任教於北京法政專
門學校、北京大學,教授心理學、論理學、哲學概論等,曾任北大哲學系
主任、北大代理校長。後赴德國柏林大學研究,對於西洋哲學有更深的認
識,學術也由心理學轉向理則學,其間擔任考試院首任祕書長,參與籌備
工作。之後隨政府遷臺'執教於臺灣大學,講授理則學。民國四十三年(西
元一九五四年)政治大學在臺復校,擔任校長。辭去校長之後,叉接任「孔于學會」理事長,對於學術教育工作,貢獻良多。l 一生學貫中西,兼通古
今,晚年學術逐漸轉向於傳統文化的發揚,尤其集中於孔子思想的考論,
其中轉變的過程,陳大齊先生( 八十二歲自述〉中自己劃分出四個階段,
兩種趨向,云:
以研習的對象為分期標準'可分四期:初為心理學與理則學時期,
不為因明時期,再次為茍子時期,未為孔子時期。以研習的效用為
分期標準'可分二期:初為梓販時期,後為加工時期。在前一時期
內,有如零售的商店,只致力於介紹些國外現成的學說,至多亦不
過略加品評而已。在後一時期,有如加工的工廠,取國內古代傳下
來的寶貴資料,致力整理,比諸梓販,多費了一點心力,亦稍稍表
現了自己的辛勞。2
陳大齊先生一生學思經歷豐富多樣,正好符應民國以來的時勢變化,
從務從西學到重理國故,而接任政大校長、孔孟學會之後,心力轉於傳統
學術,大抵可以歸於r 1J日工」的「孔子時期J 彰顯孔子學說正代表陳大
齊先生一生學術的最終趨向,雖然陳大齊先生自謙自製新品是「力有未
逮J 但檢討當代臺灣儒學推展及文化薪傳工作,陳大齊先生確實是兼有
主持與研究成果的學者,胡志奎〈論語辨證〉中(孔子之「學l 字照相拇
原)一文後記即盛推陳大齊有「開關一代學風J 為「當世楷模」的主獻。 |
en |
dc.description.provenance |
Submitted by Junwei Huang (jiunnwei@gmail.com) on 2009-02-22T06:42:54Z
No. of bitstreams: 1
a4-5.pdf: 8506490 bytes, checksum: 0f18eae29dcacab7c2842c01862462de (MD5) |
en |
dc.description.provenance |
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09-02-22T06:42:54Z (GMT). No. of bitstreams: 1
a4-5.pdf: 8506490 bytes, checksum: 0f18eae29dcacab7c2842c01862462de (MD5)
Previous issue date: 2001-05 |
en |
dc.language.iso |
zh |
en |
dc.publisher |
政大文學院 |
en |
dc.subject |
論語 |
en |
dc.subject |
陳大齊 |
en |
dc.title |
辨析異解,形構體系—陳大齊先生研治《論語》的方法與成就 |
en |
dc.type |
Article |
en |